訪94級社會學鐘瑩系友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一、 系友簡介

我們尋訪的系友是鐘瑩師姐。鐘瑩師姐是中山大學社會學專業94屆的系友,經曆了四年豐富多彩而又勤奮充實的學術探索,在97年本科畢業後,鐘瑩師姐飽含者對學術深深的執着,又繼續攻讀了社會學的研究生,後來因為工作的需要,又回到中大讀了一個社會工作方面的博士,在社會學的浩瀚海洋中不斷探索前行;現在鐘瑩師姐在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工作系作為一名教師從事着教學與學術研究工作,以她的執着與熱情持續不斷地奮鬥着。

二、 采訪時間、地點

2010年47日(周四)下午3

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3樓社會工作實驗室

三、 采訪過程

1 系友工作環境,見面第一印象

2010年47日下午三點,我們來到了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3樓的社會工作實驗室,和約好的鐘瑩師姐會面。

由于我們比預定的時間提早到了半個小時左右,當時鐘瑩師姐還沒有來。但是在電話中得知我們已經到了華南農業大學正門,她熱情地指導我們如何走到公共管理學院樓,并表示馬上趕到。

公共管理學院的樓在華南農業大學進門不遠處,外表相當低調,是灰色的回字型結構,中間有一片綠地,為有些老舊的樓房增添了不少生機。大概因為是上課時間,社會工作系的辦公室都緊鎖着,沒有人在。我們在實驗室門口等了一會,就聽到樓下有人豪邁地向我們打招呼,自然就似乎本次采訪的對象現身了。鐘瑩師姐看起來比實際年輕,一副總是心情不錯的樣子,短發微胖淡妝,說話語速稍快,中氣十足又條理分明,看起來既幹練又親和,我們頓時感到訪談應該很輕松就可以完成。事實證明這個預感是正确的。

實驗室環境很好,大約有十幾平方米大小,有一張方桌和十張左右的靠背椅,陳設簡單但令人覺得很舒适,窗台上放着盆栽,大型電視、空調等一應俱全。于是我們随意選了椅子坐下開始訪談。

 


系友個人經曆與經驗分享

鐘瑩師姐自大學開始,便踏入了社會學的廣闊天地,她以她的執着進取不斷向着學術的高峰攀登,克服攀登之路上的重重坎坷,她收獲了浩如煙海的知識;師姐對于學術之路的辛勤探索與不懈追求深深感染着我們。作為接觸社會學領域十七年之多的過來人,師姐向我們講述了她對于這門學科不斷深入探索的過程,也為我們介紹了許多有關學習這一學科的寶貴經驗,令我們獲益匪淺。

人生的轉折點——走向象牙塔

在大學本科期間,師姐曾與我們一樣有着對于這一學科的迷茫,當時對這一學科的認識也僅停留在表面,很多時候并不知道這門學科的深刻含義以及學習這一學科對于今後發展的作用。而促使師姐真正走向學術之路的轉折點是在她即将畢業,面臨新的人生選擇的前夕。

師姐97年大學畢業,那個時候就業形勢比較好,一個班十八個人,每個人都有了工作,并且當時的大學生在人才市場還是十分搶手的。這與現在大批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有着很大的不同,當時是基本上不用出去找工作的。師姐大學畢業後也找到了一些比較好的工作,但是經過家裡人的建議以及自己對于追求真理的執着熱愛,她決定考研。也正是因為考研這一契機,師姐真正開始愛上了學術之路。師姐在複習功課的時候,把社會學這門學科的知識系統的複習了一遍,也因此對于這門學科有了一個整體性的認識;以前的許多門課程在這時重新複習,也加深了對社會學的了解。認識到社會學這門學科其實告知了她一種視角---就是說如何去看待這個社會,分析種種社會現象等。而為了理性的分析這些社會現象,就需要用到一些成熟的理論,在分析這些社會現象的過程中,同時使個人的視野得到擴展,思維得到提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初步了解到了這門學科的真谛之後,師姐在探索學術之路上頓時豁然開朗,也順利地考上了研究生,開始了她孜孜不倦的治學之路。

 


腳踏實地的治學之路

師姐說,在讀研究生的時候,才真正意識到了社會學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科。主要是因為在讀本科時,心态不夠沉穩,思維上也沒有與大家相契合,常常因為提不起興趣而不願意學那些枯燥的社會學的理論,很多時候老師要求閱讀的社會學原著也沒有認真的去讀,這就導緻了對社會學的認識不夠深刻,僅僅停留在表面。而讀研究生的時候,開始了對社會學系統的學習,而且當時研究生要讀三年,比現在隻讀兩年而且第二年多在找尋工作而不是踏實學習的狀況要好很多。在這三年紮實的學習中,師姐閱讀了很多社會學原著,受到了相當大的啟發,對許多社會學理論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她感覺從這些原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社會學的理論并不像形而上學的那些哲學一樣,而是經過了大量的事實研究,通過科學的方法來得出相應的結論,是在确确實實的用事實來說話。随着閱讀量的積累,師姐對社會學的理解也日益加深。

理論實踐結合——辛勤的學術之路

在寫論文的時候,師姐要寫一個關于農村社會學的題材,出于治學嚴謹、用事實說話的學術修養,師姐去了農村進行了實地調查。在農村進行調查的四五個月中,她收集到了很多素材,之後又探究了具體的研究方法,整理素材,閱讀文獻,提煉觀點等;經過這次的課題研究,師姐對于這門學科,無論是從理論上、方法上還是實踐上,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就師姐所做的課題研究舉例來說,從個人微觀的心理層面,也可以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考慮,為什麼會有社會福利政策,這必定與社會如何認識這一問題、用何種思路解決這一問題都有着必然聯系;然而在西方這些都被稱作社會思潮,并沒有像正式的社會學理論那樣進行詳細的劃分。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在社會科學層面來說,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主要是社會工作是傾向于實踐性的,師姐就主要側重在了實踐性的東西上,她的研究也大都從具體實踐而來,但在寫文章的時候還是會用到許多社會學理論,正是這樣的彼此聯系才使得社會學的研究環環相扣,科學嚴謹。師姐還告訴我們,其實不僅僅是在這一學科之内,社會學與其他學科同樣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比如社會學研究方法,并不是說隻有社會學才按照這一套路進行研究,研究方法都是相通的,像有些政治學、經濟學的現象都是适用的,隻要經過了相應的訓練,合理運用這些方法并不困難。經過了這次農村的實地調查,師姐對于這門學科甚至是學術研究的真谛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學無止境——延續一生的路

師姐後來因為工作的需要,又回到中大讀了一個社會工作方面的博士,但還是在社會學這一領域繼續學習,隻是與工作相結合,以便于更有利于自己的學術研究。在進入華南農業大學任教之後,師姐在進行教學的同時,也一直在從事着自己的學術研究。

從剛剛接觸社會學直至今日,鐘瑩師姐一直在社會學領域不斷地深入探索。從本科時的懵懵懂懂,到讀研時的逐漸深入,再到讀博直到任教的辛勤研究,鐘瑩師姐與我們分享了她的這一段在社會學領域不斷前行的個人經曆,也使我們從中學習到了衆多關于我們專業乃至于是人生經曆的寶貴經驗。

3 情系中大---寄語學子

對于有些抱着想要成為老師,想要鑽研學術這樣想法的同學,鐘瑩師姐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對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

鐘瑩師姐作為華南農業大學社會工作系的老師,有着多年的實地教學科研經驗,她指出做老師尤其是大學老師首先需要一個過硬的文憑,這是基本條件。現在的大學教師資格的門檻越來越高,要讀到博士才有做大學老師的可能性(尤其是名校的)。但是這個文憑和水平是并不能劃等号的。

其次,做老師尤其是大學老師還學要紮紮實實的學問基礎,做學問的那一套方法一定要學的明明白白。因為方法是一個工具性、規範的東西,例如社會學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其實都是在方法論中延伸出來的兩個流派,所以在方法上要學的透徹。

再次,做老師尤其是大學老師還必需深入某一個領域。在這個方面,可以從興趣入手,在衆多專業的理論中找到你的興趣點然後逐漸深入,通過閱讀來提高自己理論素養。

關于怎樣閱讀,鐘的建議是根據個人的成長背景去讀一讀當代的一些東西,例如中國當代的一些著作,這樣比較符合現代學生的興趣,同時是培養興趣。對于提高理論素養,鐘師姐建議大家可以利用大學裡面的有利條件多聽一些講座或者參與一些老師的科研課題的研究。中大南校區的學術講座相對其他校區來說要多一些有分量一些,通過聽講座可以培養一個人從多角度的視角去看問題,在思考這個問題的結論是什麼,又是怎樣得到這樣的結論的過程中可以訓練自己嚴謹的學術邏輯和思維方式,同時加深理論素養。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拿一個課題,寫一個計劃,想想怎麼去實施,這種嘗試可以多做一些。因為對于社會學這個專業來說,它注重的是拿到第一手的資料,而且其中的關鍵在于怎麼去證明這些東西的是有信度的,證明效度你的問題是有效度的。社會學注重這種專業的實踐,而這個嘗試的過程又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師姐建議大家可以着重考慮一下。

最後,鐘瑩建議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要隻局限于自己的本專業的課程學習,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還可以多多的閱讀一下其他學科的書籍,多多的跟其他的學科接觸。社會科學其實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政務學、人類學、政治學、法律等等很多學科籠統的稱謂都是叫做社會科學。很多社會學科的學科内容是跨界的,比如說流行病學的研究很多東西都是跟社會學的研究很近的,并且很多研究都是有社會學加入的。又例如,社會學、社會工作兩個學科在很大程度上其實都是交叉的。鐘瑩師姐覺得,作為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學生可以看一看與政治學、法律有關的書籍,當然涉獵的學科多少是看個人興趣和能力而言的。在看其他學科的書籍過程中,不光要看他都有哪些理論,還要看看這些學科是怎樣生成它的理論并且運用它的理論的,這些學科的學術規範又是什麼,這些學科都有些什麼特點,這些東西都可以拿來與自己的專業進行一些比較,多了解一些,多比較一些,絕對是有效的。

 

 


四、 筆者感悟 

在采訪的過程中,細細的聽着鐘的一些個人經曆,隊員們都或多或少有些感悟。雖然每個人的感受都有不同,但是我們所感到的激勵卻是相同的。鐘師姐比我們要大很多,沒有和她見面之前心中還是有點感覺她的運氣十分好,早出生幾年遇上了好年頭。但是,在聽到她說自己的經曆的時候,就有了另一番認識。她們那個年代,大學沒有擴招,能夠上大學就說明她們本身十分優越的資質,可以說是精英了。從鐘師姐的經曆和建議中,我得到幾點心得,與大家共勉。

腹有詩書氣自華,所以要努力學習。大學畢竟是學習的地方。高中時期大家學習的都是比較成熟的知識,同時填鴨式的教育讓大家難以學習到一種系統的學習方法和用之一生受益的思維方法。大學,不僅是我們學習專業知識,為以後的工作提供基本的技能基礎的地方,同時也是我們的思維成熟,努力豐富自我,逐漸融入社會的地方。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不論是從以後就業還是提高個人修養的方面來說,我們都需要學習,而且要非常紮實的學習,弄懂、弄透本專業的理論、方法并能夠用之與生活。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所以可以适當的聽一下家人的意見。在我個人看來,鐘師姐的個人經曆有一個轉折點,那就是大學畢業後,雖然找到了一個好工作,但是卻聽從了家人的建議,繼續讀研深造。在師姐考研的過程中,複習以前所學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升華了自己所獲得的專業知識,與此過程中,師姐自己的思維方式也形成了更為嚴謹的思維邏輯。雖然,我不知道如果師姐大學畢業之後就就業,那會是個什麼樣子,但是我看得見的是師姐現在過得很好。所以,我說這是師姐人生中是一個轉折點。我們畢竟還年輕,總是聽長輩們說他們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還多,這句話其實也是有點道理,畢竟長輩們的人生閱曆要豐富的多,不妨在迷惘或者十字路口的時候聽取一下長輩的意見。

興趣是人類最好的導師,所以要培養興趣。興趣是導師,這話是不假的。雖然有一些同學對社會學不太感興趣,但是我們已經生在這個專業之中了,唯有全力以赴才能夠對得住自己。但是,如果不是發自内心的對這個專業感興趣,那麼,學習過程中是很痛苦的。然而,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所以,既然可以高興的學,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好的學習方法必不可少。學子過程中,隻有興趣是不行的,如果沒有好的學習方法那麼就隻會事倍功半。所以,好的學習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鐘師姐給我們介紹一些學習經驗,也建議我們去嘗試一下,隻要适合自己,那麼就是好的學習方法了,不要求事半功倍,但是有相應的付出也希望會有相應的回報。

千裡之行始于足下,職業規劃從現在開始鋪路。雖然師姐沒有談很多她的工作經驗,但是,言談舉止中透露也可以看出她對就業的看法。隻要在學校裡面踏實的學習了,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在找工作的時候絕對會有優勢。所以,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以後的工作等等人生道路鋪下較為平坦的道路。

 

 

 組員心得總結

莫世瓊:

這次的尋訪系友活動,對我而言,無所謂好,也無所謂不好,隻是從系友那裡得到一些學習和未來方向的一些建議,特别是情誼,讓我頗為感激

這次的活動,主要目的是讓同學們在尋訪并在與系友的溝通中得到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大部分同學在這次活動中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收獲,這應該可以說是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隻是,這個活動對我而言,意義其實不是很大。關于未來的職業規劃,我早已經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個明确的目标,也已經在為這個目标努力;如何努力才能更好的實現目标,也已經在N多親戚朋友師兄師姐處咨詢多次,在系友處得到的建議,其實也是大同小異老生常談。不過,真的很感謝鐘瑩師姐的熱情,她真心的建議讓我真的很感動,畢業許久,我們也隻是她有着時間隔閡的師妹,她卻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邀約,這樣的真誠,這樣的情誼,給我們的感動,相信,會一直傳承。

章易:

借着這個尋訪系友的活動,我有幸結識了一位正在華南農業大學任教的系友師姐。通過與她的交談,我獲益匪淺。師姐的指導讓我對未來道路理解變得更加立體和清晰,雖然是管中窺豹,但也大緻了解了做學術事業的人生和職業生涯是什麼樣子的。就人類學的視角而言,有田野和沒有田野畢竟還是天差地别的。師姐對以求學、治學為目标的師弟師妹們提出的建議也非常中肯,堅定我的信心和努力方向。師姐自信爽朗的風采,絲毫不落于普通中年婦女的形象,更加讓我相信,女人的美麗是和内涵、閱曆成正比的。

雷明慧:

師姐已經在學術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了十七年之多,她以她的執着進取不斷向着學術的高峰攀登,努力克服攀登之路上的重重坎坷;師姐對于學術之路的辛勤探索與不懈追求深深感染了我。大學的學習氛圍與我們之前所處的學習氛圍完全不同,大學需要自己自主的學習,而學習的内容也從單純的知識擴展到了各種關系到未來發展的個人能力;所以在大學中,我們要孜孜不倦地充實自己,為将來步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學習中,導師的建議是十分重要的。鐘師姐在聽取了導師的建議大量閱讀原著之後獲益匪淺,同樣的,我們也應當認真聽取老師的建議,時刻謹記老師的指點。另外,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很重要。鐘師姐在進行學術研究的過程中遭遇了很多坎坷,但她始終執着向前,在十七年的學術探索中始終如一,從未言棄,這種執着使我們應當敬佩和學習的。

胡慧:

從鐘師姐的經曆和建議中,我得到幾點心得:腹有詩書氣自華,所以要努力學習。大學,不僅是我們學習專業知識,為以後的工作提供基本的技能基礎的地方,同時也是我們的思維成熟,努力豐富自我,逐漸融入社會的地方。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所以可以适當的聽一下家人的意見。鐘師姐的個人經曆有一個轉折點,那就是大學畢業後,雖然找到了一個好工作,但是卻聽從了家人的建議,繼續讀研深造,也正因為如此,師姐才能夠将探索學術之路延續下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好的學習方法必不可少。學子過程中,隻有興趣是不行的,如果沒有好的學習方法那麼就隻會事倍功半。所以,好的學習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鐘師姐給我們介紹一些學習經驗,我們可以去嘗試一下,這也可以使我們少走許多彎路。

祁涵孟:

    在對鐘瑩師姐的訪談中,除了職業規劃和學科上的專業意見外,還有很多閑聊話題。比如我們現任老師們的轶事。

我們的老師都是鐘瑩師姐的師兄師姐或同輩,甚至是她的老師,随便哪一個她提起來都帶着濃濃的感慨與懷念。從她的人生經曆中我們可以窺到我們老師或類似或相同的人生軌迹,從而更加敬佩和尊重我們的老師。在那個年代選擇了不熟悉的專業,在沒什麼學術條件下自己摸爬滾打至今,簡直令今日的我們自慚形穢。我們有電子詞典各類工具和遠高于當時的他們的英語水平,卻能安心讀下幾本原著?我們有觸手可及的網絡資源可以自我提升,卻何時深思過關于這個社會的大命題?我想這次訪談不僅僅是關于職業規劃的,更是關于專業尊嚴的本身。

(成員:祁涵孟、雷明慧胡慧章易莫世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