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複辦三十周年系列學術活動--第二屆青年人類學論壇成功召開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2011129日至11日,由我院主辦、中山大學“985工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會議資助專項經費資助譚同學副教授具體組織,以“中國研究:他者與自者的視野”為主題,在馬丁堂成功召開了“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複辦三十周年系列學術活動·第二屆青年人類學論壇”。
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雲南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雲南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内蒙古大學、河海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北京聯合大學、江西師範大學、雲南師範大學,台灣清華大學、“中研院”近代史所、香港中文大學,及日本東京大學、國立民族博物館、日本學術振興會、福岡大學等二十多所大學和科研院所的40多個青年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我院麻國慶、王建新、張應強教授列席了會議,并在開幕式上緻辭。
會議代表就當前人類學研究中較前沿的“他者、自者與方法”、“組織、環境與合作”、“文化、遺産與再造”、“經驗、理論與視角”、“親屬、身份與意識”、“政治、文化與邊界”,以及如何加強交叉學科方法、視角和經驗運用,塑造“開放的人類學”等重要主題進行了專題研讨。與會代表一緻認為,人類學青年學者的研究需要更加重視田野工作、夯實經驗基礎,同時注重與國内外同行保持理論上的溝通與對話,在方法上力求創新,積極借鑒其他學科的方法和視角,形成交叉研究領域。在研究對象上,會議代表一緻認為,應該本土與海外結合,漢人社會研究與少數民族研究結合,立足自身,走向世界。此外,麻國慶、王建新、張應強教授參與了部分會議的讨論,并就研究經驗、方法和傳統問題與青年學者進行了交流,鼓勵青年學者既要穩打穩紮,又要大膽探索、創新。
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高丙中教授和我院麻國慶、王建新、張應強教授出席了會議閉幕式。幾位教授一緻認為此次論壇有效推動了各高校及科研單位青年學者的交流,并對當前人類學研究面臨的基本問題進行了建設性地探讨,取得了一定的共識,是一次富有啟發和成效的學術會議。
青年人類學論壇是近年來人類學界鼓勵、支持年輕學者開展科學研究與交流而經多方努力促成打造的一個學術互動平台。2010年,論壇的第一屆在北京大學召開。在本次第二屆論壇上确定,2012年将由雲南大學組織召開第三屆青年人類學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