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畢業論文具體安排有關事宜(四)
【重要】畢業論文具體安排有關事宜(四)
在《2011級畢業論文具體安排有關事宜(三)》(http:/Item/6003.aspx)的基礎上,繼續通知我院2011級畢業生畢業論文答辯安排及答辯注意事項如下:
答辯時間安排
人類學 5月11日周一下午2:30 馬丁堂
社會學 5月12日周二下午2:30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樓
考古學 5月14日周四下午2:30 馬丁堂
社會工作 5月15日周五下午2:30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樓
答辯注意事項
一、 答辯不需要準備PPT。
二、 所有同學必須提準時參加答辯,提前15分鐘到達答辯現場。若遲到或者不參加答辯,将取消答辯成績。
三、 答辯當天我們會将答辯安排簽到表粘貼在門口,請按答辯當天的安排公告為準。要求所有同學到場時在門口的簽到表上簽到。
四、答辯時間由答辯小組控制,必須遵守答辯小組的要求。
五、答辯當天要求所有同學保持通訊暢通。
2011級人類學專業畢業答辯安排 |
||||
第一組:14人 |
||||
答辯時間:5月11日(周一)下午2:30 |
||||
答辯地點:第一課室 |
||||
序号 |
學生學号 |
學生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0315023 |
林菁影 |
動物曆史地理變遷與人類社會關系 |
張鵬 |
2 |
11333009 |
陳習齡 |
醫學人類學 |
餘成普 |
3 |
11333013 |
杜亞楠 |
動物曆史地理變遷與人類社會關系 |
張鵬 |
4 |
11333027 |
李雙燕 |
醫學人類學 |
陳華 |
5 |
11333031 |
劉長儀 |
醫學人類學 |
陳華 |
6 |
11333032 |
劉暢 |
生物考古學方向 |
李法軍 |
7 |
11333041 |
彭佩佩 |
身體與社會——血友病患者日常生活的痛苦體驗 |
餘成普 |
8 |
11333048 |
石睿 |
煉“金”術:蟲草商品化的形構與轉變——以西甯蟲草市場貿易為例 |
陳華 |
9 |
11333056 |
王偉 |
工商民族志 |
陳華 |
10 |
11333067 |
楊丹禾 |
動物曆史地理變遷與人類社會關系 |
張鵬 |
11 |
11333075 |
雍傑荃 |
生态人類學 |
陳華 |
12 |
11333079 |
張唯佳 |
人類學視角下的艾滋病與性傳播 |
餘成普 |
13 |
11333084 |
鄭頤 |
生物考古學方向 |
李法軍 |
14 |
11333087 |
朱心海 |
醫學人類學 |
餘成普 |
|
|
|
|
|
第二組:15人 |
||||
答辯時間:5月11日(周一)下午2:30 |
||||
答辯地點:一樓中廳 |
||||
序号 |
學生學号 |
學生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1333003 |
擺翔 |
全球化研究——以土耳其籍商人和留學生為例 |
段穎 |
2 |
11333005 |
陳東瑩 |
醫學人類學個案研究 |
程瑜 |
3 |
11333014 |
方蟬 |
醫學人類學個案研究 |
程瑜 |
4 |
11333016 |
辜偉斌 |
某地區的某文化現象描述或者研究 |
張振江 |
5 |
11333026 |
李季珂 |
廣州球迷文化的儀式與口号 |
張振江 |
6 |
11333036 |
婁廣平 |
經濟人類學個案研究 |
程瑜 |
7 |
11333043 |
邱燕琳 |
客家人的飲食文化變遷 |
張振江 |
8 |
11333047 |
石潘瑾欣 |
邊境研究 |
段穎 |
9 |
11333052 |
譚榮 |
經濟人類學個案研究 |
程瑜 |
10 |
11333068 |
楊慧婷 |
某地區的某文化現象描述或者研究 |
張振江 |
11 |
11333073 |
楊禹 |
某地區的某文化現象描述或者研究 |
張振江 |
12 |
11333076 |
遊亦雯 |
族群研究 |
段穎 |
13 |
11333077 |
曾雪萍 |
醫學人類學個案研究 |
程瑜 |
14 |
11333083 |
鄭淳丹 |
族群研究 |
段穎 |
15 |
11333058 |
王梓如 |
族群研究 |
段穎 |
|
|
|
|
|
第三組:12人 |
|
|||
答辯時間:5月11日(周一)下午2:30 |
|
|||
答辯地點:第二課室 |
|
|||
序号 |
學生學号 |
學生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1333011 |
戴群 |
淺析三峽移民生計變遷與隐患 |
楊小柳 |
2 |
11333012 |
丁娜 |
大旺移民村青年現狀——以20~30歲青年人為例 |
楊小柳 |
3 |
11333020 |
胡明東 |
移民社會研究 |
楊小柳 |
4 |
11333023 |
金澤明 |
移民與城市化 |
周大鳴 |
5 |
11333028 |
李宛霖 |
私人駕校的灰色生存空間 |
張應強 |
6 |
11333030 |
林雨陽 |
民間信仰傳統的繼承與再生 |
張應強 |
7 |
11333040 |
彭楷迪 |
移民與城市化 |
周大鳴 |
8 |
11333053 |
譚豔璐 |
祖蔭下的庇佑 |
周大鳴 |
9 |
11333059 |
吳家林 |
移民與城市化 |
周大鳴 |
10 |
11307160 |
蔣孟洋 |
肇慶市大旺三峽移民村莊整合研究 |
楊小柳 |
11 |
11333061 |
伍霖 |
聚散之間:川東移民社會與宗教 |
張應強 |
12 |
11333065 |
許馨芷 |
南派村失地農民消費變遷的研究 |
周大鳴 |
|
|
|
|
|
第四組:15人 |
|
|||
答辯時間:5月11日(周一)下午2:30 |
|
|||
答辯地點:二樓報告廳 |
|
|||
序号 |
學生學号 |
學生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1333001 |
阿依帕日 |
中國宗教藝術遺産調查 |
鄧啟耀 |
2 |
11333008 |
陳文慧 |
居住、服飾、飲食等的文化研究 |
劉志揚 |
3 |
11333010 |
程紅梅 |
村委會在沖突管理中功能缺失的原因分析 |
夏循祥 |
4 |
11333017 |
關嘉欣 |
“得閑飲茶”——廣式早茶文化傳承初探 |
劉志揚 |
5 |
11333021 |
黃耀輝 |
微信營銷中旅遊形象的構建——基于塔斯馬尼亞旅遊局微信公衆号的研究 |
夏循祥 |
6 |
11333024 |
賴慧敏 |
香道 |
鄧啟耀 |
7 |
11333025 |
賴偉達 |
香港研究 |
夏循祥 |
8 |
11333038 |
莫梓婓 |
居住、服飾、飲食等的文化研究 |
劉志揚 |
9 |
11333070 |
楊思遠 |
中國宗教藝術遺産調查 |
鄧啟耀 |
10 |
11333050 |
孫瑞 |
神聖與世俗的契約 |
鄧啟耀 |
11 |
10311052 |
鄭疏雨 |
中國宗教藝術遺産調查 |
鄧啟耀 |
12 |
11333071 |
楊瑤 |
民族工藝品發展變遷的個案研究 |
劉志揚 |
13 |
11333072 |
楊逸然 |
某一文化群體或民族的文化變遷 |
劉志揚 |
14 |
11333074 |
姚穎純 |
社會組織 |
夏循祥 |
15 |
11333082 |
趙婉竹 |
香港研究 |
夏循祥 |
|
|
|
|
|
第五組:15人 |
|
|||
答辯時間:5月11日(周一)下午2:30 |
|
|||
答辯地點:一樓會議室 |
|
|||
序号 |
學生學号 |
學生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0316027 |
張劍 |
民族文化與區域發展 |
麻國慶 |
2 |
10348030 |
杜雨培 |
醫學人類學或心理人類學個案(題目自拟) |
張文義 |
3 |
11307346 |
任思祺 |
智能手機與當代大學生私密關系的變遷 |
張文義 |
4 |
11333004 |
曹媛 |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個案研究 |
朱愛東 |
5 |
11333006 |
陳晶晶 |
智能手機使用對家庭親子關系的影響 |
張文義 |
6 |
11333018 |
郭敏 |
醫學人類學或心理人類學個案(題目自拟) |
張文義 |
7 |
11333034 |
劉亦璿 |
民族文化與區域發展 |
麻國慶 |
8 |
11333042 |
秦夢怡 |
環渤海地區海神娘娘信仰的在地化——以大連龍王塘鹽場新村為例 |
朱愛東 |
9 |
11333044 |
沈駕曦 |
城鎮化進程中傳統春節習俗的傳承與變遷——以江蘇某村為例 |
張文義 |
10 |
11333057 |
王心 |
城鄉社會調查和研究 |
麻國慶 |
11 |
11333060 |
吳立凡 |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個案研究 |
朱愛東 |
12 |
11333062 |
謝佳儀 |
民族文化與區域發展 |
麻國慶 |
13 |
11333063 |
徐超鵬 |
宗族社會研究 |
麻國慶 |
14 |
11333066 |
薛詩穎 |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個案研究 |
朱愛東 |
15 |
11333069 |
楊麗霞 |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個案研究 |
朱愛東 |
|
|
|
|
|
2011級社會學專業畢業答辯安排 |
||||
第一組:13人 |
|
|||
答辯時間:5月12日(周二)下午2:30開始 |
|
|||
答辯地點:系樓102 |
|
|||
序号 |
學号 |
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0386077 |
趙潔馨 |
某位古代社會思想家的社會思想述論 |
王興周 |
2 |
11333081 |
趙沁 |
進城農民工消費觀念的變遷——自我認同構建中的策略機制 |
王興周 |
3 |
11307031 |
陳曦彤 |
單位大院居民社區歸屬感的個案研究——以佛山市DQ單位大院為例 |
黃曉星 |
4 |
11334030 |
李文雅 |
社會治理 |
黃曉星 |
5 |
11334033 |
李媛媛 |
高新技術行業人才的地方脫嵌性 |
王甯 |
6 |
11334044 |
劉兆麟 |
異地就讀與大學畢業生擇地行為 |
王甯 |
7 |
11334047 |
呂曉丹 |
勞動與勞動力研究(此為論文選題方向,可在此方向下選擇具體題目) |
蔡禾 |
8 |
11334064 |
王曉慧 |
大學畢業生擇業與擇地之關系研究 |
王甯 |
9 |
11334068 |
王臻 |
社會治理 |
黃曉星 |
10 |
11334075 |
顔倩聰 |
大學畢業生擇業與擇地之關系研究 |
王甯 |
11 |
11334076 |
楊海燕 |
異地就讀、消費再社會化與大學畢業生擇地行為 |
王甯 |
12 |
11334078 |
楊裕 |
大城市依戀:大學畢業生選擇低端技能崗位行為研究 |
王甯 |
13 |
11334088 |
周愛華 |
需求層次理論視角下我國當前勞動力對理想工作的價值判斷——基于CLDS2012數據的實證研究 |
蔡禾 |
|
|
|
|
|
第二組:13人 |
|
|||
答辯時間:5月12日(周二)下午2:30開始 |
|
|||
答辯地點:系樓103 |
|
|||
序号 |
學号 |
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1334001 |
安佳琳 |
新市民城市社會适應研究 |
王興周 |
2 |
11334002 |
蔡婷婷 |
政策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作用機制 |
丘海雄 |
3 |
11334003 |
蔡逸 |
運用多能動體模型分析社會分層與流動 |
王進 |
4 |
11334005 |
陳夢雅 |
基督教家庭教會中個人再社會化與社會融入的研究 |
何新發 |
5 |
11334012 |
範肇輝 |
産業轉型升級的社會學研究 |
丘海雄 |
6 |
11334015 |
郭梓菁 |
産業轉型升級的社會學研究 |
丘海雄 |
7 |
11334021 |
黃卓斌 |
廣州市人口婚育結構變化與住房剛性需求分析 |
何新發 |
8 |
11334038 |
劉建宏 |
傳統文化複興運動與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治理 |
何新發 |
9 |
11334046 |
盧曉科 |
産業轉型升級的社會學研究 |
丘海雄 |
10 |
11334057 |
宋志斌 |
人口結構與住房需求的關系研究 |
何新發 |
11 |
11334062 |
萬玉儀 |
社會網絡、技術創新能力與企業績效的實證分析 |
丘海雄 |
12 |
11334081 |
姚維 |
集體抗争行為研究 |
王進 |
13 |
11334087 |
鄭育斌 |
韓非子的社會思想 |
王興周 |
|
|
|
|
|
第三組:14人 |
|
|||
答辯時間:5月12日(周二)下午2:30開始 |
|
|||
答辯地點:系樓105 |
|
|||
序号 |
學号 |
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0377015 |
王新淼 |
收入差距問題研究 |
梁宏 |
2 |
11364125 |
張璐 |
就業 |
王軍 |
3 |
11334011 |
丁子荃 |
社會治理 |
張永宏 |
4 |
11334014 |
郭萃 |
新中國成立後國民婚姻家庭觀念轉變的實證研究 |
王軍 |
5 |
11334023 |
蔣安安 |
政府組織研究 |
張永宏 |
6 |
11334029 |
李莉霖 |
由大學生畢業難問題引發的大學生價值思考——從個人和家庭的角度 |
王軍 |
7 |
11334034 |
梁怡平 |
婚戀 |
王軍 |
8 |
11334040 |
劉孟宇 |
中國勞動力市場上的相貌經濟回報——基于CLDS2012的實證研究 |
梁宏 |
9 |
11334048 |
羅廣彥 |
醫患關系中的病人:病人角色理論的再思考 |
張永宏 |
10 |
11334050 |
孟斯言 |
政府組織研究 |
張永宏 |
11 |
11334063 |
王秋人 |
城鎮退休老人再就業研究 |
梁宏 |
12 |
11334065 |
王鑫 |
農民工 |
王軍 |
13 |
11334067 |
王澤旭 |
醫患接觸:重新認識醫患關系 |
張永宏 |
14 |
11334073 |
徐嘉希 |
社會治理 |
張永宏 |
|
|
|
|
|
第四組:14人 |
|
|||
答辯時間:5月12日(周二)下午2:30開始 |
|
|||
答辯地點:系樓107 |
|
|||
序号 |
學号 |
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1333007 |
陳思 |
“勞有所養”:農村老人的勞動與養老問題研究——以江蘇省C村為個案 |
任焰 |
2 |
11334016 |
何暢 |
教師群體的退休意願與退休年齡調整——基于東莞某初中的調查 |
閻志強 |
3 |
11334022 |
賈小雙 |
實證數據基礎的理論導向社會模拟研究 |
梁玉成 |
4 |
11334026 |
李艾嘉 |
外國移民研究 |
梁玉成 |
5 |
11334037 |
劉春成 |
醫院系統微觀權力下的護士情感勞動探究 |
任焰 |
6 |
11334045 |
盧秋惠子 |
就業歧視問題分析 |
閻志強 |
7 |
11334052 |
桑藝甯 |
中國未婚出國留學生對父母養老問題的看法研究 |
閻志強 |
8 |
11334053 |
申慶 |
社會救助研究 |
譚兵 |
9 |
11334056 |
史倩 |
外國移民研究 |
梁玉成 |
10 |
11334072 |
邢芳甜 |
初中生同伴效應探究——基于2014年ceps數據 |
梁玉成 |
11 |
11334079 |
姚佳 |
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化問題研究 |
任焰 |
12 |
11334082 |
餘巧儀 |
退休意願與退休年齡調整 |
閻志強 |
13 |
11334085 |
張蘊潔 |
就業歧視問題分析——城鎮青年就業中的健康歧視 |
閻志強 |
14 |
11334086 |
趙嘉琦 |
延退新政影響下的中年女性退休意願分析 |
閻志強 |
|
|
|
|
|
第五組:12人 |
|
|||
答辯時間:5月12日(周二)下午2:30開始 |
|
|||
答辯地點:系樓301 |
|
|||
序号 |
學号 |
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1334007 |
陳姗姗 |
社區公共空間再生産 |
黃少寬 |
2 |
11334013 |
高雅靜 |
流動人口的醫療保障與健康 |
葉華 |
3 |
11334018 |
洪秋婷 |
基于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比較:中國教育辍學問題的原因差異分析 |
葉華 |
4 |
11334031 |
李雪芝 |
業主自治何以能 |
萬向東 |
5 |
11334036 |
林淑文 |
城市社區建設或鄰裡關系問題研究 |
萬向東 |
6 |
11334041 |
劉男男 |
社區歸屬感研究 |
黃少寬 |
7 |
11334042 |
劉颀 |
教育不平等的健康後果 |
葉華 |
8 |
11334061 |
田肖依 |
城中村或工業園區外來人口就業和社區融入研究 |
萬向東 |
9 |
11334070 |
吳璇 |
城市社會工作:外來人口聚居的社區建設與社區服務的專業介入 |
萬向東 |
10 |
11334074 |
闫晨語 |
教育不平等的健康後果 |
葉華 |
11 |
11334083 |
張夢園 |
探究大學生網民群體的網絡社區歸屬感及人際交往特點 |
黃少寬 |
12 |
11334025 |
黎思庭 |
網絡教育對教育公平的影響 |
葉華 |
|
|
|
|
|
2011級考古學專業畢業答辯安排 |
||||
第一組:5人 |
||||
答辯時間:5月14日(周四)下午2:30開始 |
||||
答辯地點:第一課室 |
||||
序号 |
學号 |
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1333045 |
盛優優 |
陝西地區唐墓壁畫所見女性形象研究 |
李甯利 |
2 |
11333049 |
孫銳 |
唐代茶文化和社會生活 |
周繁文 |
3 |
11333080 |
張炜超 |
秦漢時期嶺南地區船舶類型和船舶屬具考察 |
劉昭瑞 |
4 |
11333085 |
周帥濤 |
漢代酒業與社會生活 |
周繁文 |
5 |
11333086 |
朱容嬉 |
地下長安——漢長安城衛生系統研究 |
周繁文 |
|
|
|
|
|
第二組:5人 |
||||
答辯時間:5月14日(周四)下午2:30開始 |
||||
答辯地點:第二課室 |
||||
序号 |
學号 |
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1333019 |
侯芝 |
廣東地區隋唐墓葬随葬器物的類型學研究 |
鄭君雷 |
2 |
11333029 |
李毓烨 |
從商科角度看明清廣東外銷瓷 |
金志偉 |
3 |
11333035 |
劉繹一 |
敦煌佛爺廟灣37号墓個案研究 |
姚崇新 |
4 |
11333037 |
馬瑜凡 |
漢唐考古研究方向 |
鄭君雷 |
5 |
11333064 |
徐新宇 |
試論黃河中上遊流域仰韶文化時代甕棺葬地區差異與演變特點 |
許永傑 |
|
|
|
|
|
2011級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答辯安排 |
||||
第一組:11人 |
||||
答辯時間:5月15日(周五)下午2:30開始 |
||||
答辯地點:系樓102 |
||||
序号 |
學号 |
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1334004 |
蔡澤森 |
社會福利問題研究 |
黃少寬 |
2 |
11334008 |
陳雅晗 |
社工介入對社區養老的建構——以廣州市為例 |
梁宏 |
3 |
11334009 |
措加卓瑪 |
西藏農民區養老問題研究——以類烏齊縣為個案研究 |
黃少寬 |
4 |
11334020 |
黃文芬 |
學齡前兒童的性教育問題研究 |
徐岩 |
5 |
11334027 |
李達 |
兒童青少年社會工作 |
徐岩 |
6 |
11334035 |
林楓桦 |
以賦權視角看社區工作中行動者的主體性 |
張和清 |
7 |
11334055 |
施穎琳 |
醫務社會工作的倫理困境與倫理抉擇 |
任焰 |
8 |
11334058 |
孫曉倩 |
女性主義視角下女實習生與服務對象的雙重關系——以綠寨女實習生與村民互動過程為例 |
丁瑜 |
9 |
11334066 |
王藝嬴 |
兒童青少年社會工作 |
徐岩 |
10 |
11334069 |
吳佳蔚 |
城市離異型單親家庭父母婚姻關系對成年獨生子女婚戀觀的影響 |
任焰 |
11 |
11334071 |
夏紫瑩 |
政府購買社工服務中的“蘿蔔招标”問題及對策研究 |
丁瑜 |
|
|
|
|
|
第二組:11人 |
||||
答辯時間:5月15日(周五)下午2:30開始 |
||||
答辯地點:系樓103 |
||||
序号 |
學号 |
姓名 |
論文 |
指導老師 |
1 |
11334006 |
陳佩兒 |
社工介入對社區原生權力關系的影響 |
黃曉星 |
2 |
11334010 |
丁剛舉 |
董仲舒“天人論”下“調均”思想論述 |
王興周 |
3 |
10383024 |
張養炯 |
農民工 |
許怡 |
4 |
11333035 |
黃威娜 |
社會治理與社會工作 |
黃曉星 |
5 |
11333037 |
湯儒陽 |
精神病康複者的生計策略研究 |
黃曉星 |
6 |
11334049 |
羅偉光 |
社工機構管理 |
賀立平 |
7 |
11334051 |
米娜 |
新建老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 |
賀立平 |
8 |
11334060 |
陶園芳 |
公益性非營利組織籌資問題研究——以艾滋徒步廣州站活動為例 |
賀立平 |
9 |
11333064 |
何靜 |
煤礦安全生産 |
許怡 |
10 |
11334077 |
楊瑪麗 |
政府購買服務相關研究 |
雷傑 |
11 |
11334084 |
張童瑀 |
某位古代社會思想家的社會思想述論 |
王興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