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速遞| 醫療實踐中的知識呈現-意義賦予與信任構建
方芗新書簡介
基于對多種形式的醫療場域中的醫療場景設置、患者就醫行為、醫患互動的深入案例研究,本書關注醫療知識背後的文化成因,探讨不同類型的醫療知識如何作用于患者的身體,最終達到疾病治療的效果。當患者進行就醫選擇時,他們基于自身的身體感受出發,以恢複社會需要的身體機能為目标,在知識相對缺乏的條件下預判對醫療機構的信任。而在現代醫療系統中,患者基于生活經驗形成的“非專家”知識常常被忽視,患者對醫療權威的信任也被看作理所應當。本書從這種知識不對等情況下産生的醫患信任缺失和醫療投訴為出發點選取三甲專科醫院、民營康複醫院、少數民族地區縣域公立醫院和私人診所作為不同類型的研究對象,嘗試回答如何在醫療過程中通過知識與信任相互構建,形成更為良性的醫患關系。本書展示了醫療知識的形成過程、不同體療場景中的醫患信任關系類型,及其對患者在疾病治療中獲得自身滿意的、滿足社會需求的身體的深層次影響。
内容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社會,境中的科學知識
第二章 後現代背景下的醫學知識、權力與信任關系
第三章 現代醫療系統中的醫患信任與權力關系
第四章 民營醫療機構中的知識呈現和信任關系
第五章 融入現代醫療體系的藏醫風濕治療實踐
第六章 苗族醫療實踐中的當地醫者與患者
結語
作者簡介:方芗,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太阳集团1088vip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醫學院(雙聘)副教授。中國社會學會環境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科學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工業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期從事社會信任、科學技術與社會、醫學社會學和環境社會學方面的研究。
編輯:方芗
初審:朱明明
複審:餘成普
審核發布:陳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