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求真悟新知,鑒微尋蹤溯過往--2023級文物與博物館碩士開展了校外教學實踐活動
發布人:朱明明
發布日期:2023-10-10
9月23、24日,2023級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們在李甯利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博物館理論與實踐》和《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與利用研究》的校外教學實踐活動。
本次校外教學實踐活動包括了: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新會博物館、梁啟超紀念館、新會陳皮文化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産“開平碉樓與村落”--立園和自力村、開平倉東村文化遺産保育實踐基地等。
通過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高東輝館長的講座《華僑曆史類展覽的新實踐--以“根在僑鄉--江門華僑曆史陳列”為例》和張一知副館長的講座《中小型博物館教育活動策略與實踐--以江門市博物館為例》,同學們結合展陳和“邑起緻富”實景體驗,對博物館策展的思路和方法、教育活動的設計以及博物館在館校合作、公衆考古、青少活動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和思考。通過新會博物館袁梅梅館長釋讀碑刻、新會博物館利用原有的孔廟舉行“開筆禮”活動、開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譚煥燮副局長和自力村住戶湯姨對世界文化遺産“開平碉樓與村落”的相關介紹,激發同學們對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策略的思考。在開平倉東村文化遺産保育實踐基地,同學們深入了解将建築保護、社區營造和文化傳承三者融為一體的文化遺産保育與發展理念。






此次校外教學實踐活動,走出課堂走到田野,豐富了同學們的專業知識,加深了同學們對于課堂上講到的文物保護現狀的了解,讓同學們對博物館的策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博物館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撰稿:李航宇
初審:李甯利
審核:梁玉成
審定發布:陳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