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周敏院士與我院師生開展學術交流

發布人:朱明明

 

20231214日上午,周敏(Min ZHOU)院士與我院師生的學術座談會在馬丁堂舉行。

周敏院士是中山大學77級校友,社會學博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現任美國洛杉矶加州大學(UCLA)社會學和亞美研究學終身講座教授,亞美研究學系創系人和首任系主任,王文祥伉俪美中關系與傳媒基金講座教授,亞太中心主任,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陳六使講座教授、社會學系系主任和華裔館館長,中山大學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計劃講座教授,北美華人社會學學會會長等職。周敏院士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移民社會學、種族與族裔關系、新移民第二代、海外華人研究、亞洲與美國亞裔研究以及城市社會學。

(周敏院士)

本次座談會由我院副院長梁玉成教授主持。院長餘成普教授、學院教師代表、學院校友代表和碩博研究生代表參會。梁玉成教授代表學院緻歡迎辭,并回顧了周敏院士與學院的學術淵源。

(梁玉成副院長主持)

餘成普教授向周敏院士介紹了學院的基本情況、學科布局對接國家戰略、師資隊伍建設、科研業績及學術活動和人才培養情況。目前學院已形成學科總體布局:在保持學科傳統優勢的基礎上推動學科間融合發展和理論創新,将學科發展方向同國家戰略,特别是與國家治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健康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等方面緊密結合。學院凝聚共識,将圍繞南中國多元文化、複雜社會與曆史進程研究的學術目标,穩步推進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和考古學各一級學科融合發展。

(餘成普院長向周敏院士介紹學院情況)

周敏院士首先分享了在我校社會學系複辦之後擔任第一批助教時的學習和工作經曆。她回憶起與社會學系研究生同上一節課的經曆,以及在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楊慶先生的課堂上擔任翻譯的工作趣事。

(周敏院士)

随後,周敏院士同與會師生圍繞學科建設、中美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與發展互鑒、青年教師職業規劃與發展、社會學與移民研究的理論和方法以及國際學術合作等議題展開熱烈探讨。

(交流)
(提問)

在座談會上,周敏院士指出,雖然中西方人才培養體系差别較大,但是都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中美兩國對學生田野調查的支持力度不同,太阳集团1088vip的田野調查以教師帶隊、集中開展調研為特色,而美國的院校則主要鼓勵學生到社區開展調研,并提供一些小額資助,很少會由教師組織團隊帶領學生調查。此外,周敏院士建議青年教師要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較為清晰的定位,并努力在學術場合做到在場(be there, be present)和大膽發言(speak out)。

(座談現場)
交流現場

現場氣氛融洽自然,與會嘉賓暢所欲言,本次座談會在現場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會後合影)

 

文稿:閻自儀

初審:朱明明

審核:餘成普

審定發布:陳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