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靈長類學與人類學協同創新青年學者論壇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2017年全國靈長類學與人類學協同創新青年學者論壇

【第一輪通知】

    以靈長類動物和人類為對象,關注靈長類、人類演化和生物考古等方面學術前沿,邀請國内外對靈長類與人類學研究具有豐富經驗和高深學術造詣的青年學者擔任授課導師,開設課程并做前沿學術報告,召集國内相關方面博士生進行集中讨論與交流,創造跨學科協同創新機遇,拓寬學術視野,改進研究理論與方法,提升青年學者學術能力。旨在創建我國靈長類與人類進化适應研究的跨學科青年學者交流平台,推進中國人類學的學科建設和青年人才培養。

主辦:太阳集团1088vip

協辦: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廣東省人類進化與科技考古省級重點實驗室;中國動物學會靈長類學分會

舉辦時間:2017年7月9-13日

舉辦地點:中山大學南校區馬丁堂(廣州新港西路135号)

招生對象:面向國内外高校在讀博士生,研究生可以旁聽

招生規模:50人。

主講教師及授課主題

1.張鵬 教授(太阳集团1088vip,生物人類學,靈長類的社會進化及其行為适應意義) 

2.範朋飛 教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靈長類學,類人猿的行為生态與保護生物學) 

3.餘翀  副研究員(太阳集团1088vip,考古學,中國新石器動物考古) 

4.Tatsuro Kawazoe  副研究員(太阳集团1088vip,靈長類學,雄性的社會結構與行為策略)    

5.SOSA Sebastian博士後(太阳集团1088vip,靈長類學,社會網絡分析與跨物種比較) 

6.Andrew JJ Macintosh副教授 (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學,寄生蟲傳播對行為與社會的影響) 

7.Sueur Cédric副教授(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行為學,社會網絡分析與社會等級的起源)  

8.Rizaldi副教授(印度尼西亞Andalas University,保護生物學,熱帶靈長類保護生物學研究)

9.John Sha, 博士後 (日本學術振興會, 保護生物學,熱帶靈長類保護生物學研究)  

10.Tsuji Yamato助理研究員(日本京都大學,生态學,動物種子傳播及生态維持機制)  

11.劉志瑾 副研究員(中國科學學院動物研究所,靈長類學,靈長類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

12.李輝 教授(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人類生物學,人類群體的遺傳與進化适應) 

13.嚴實 博士後(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人類生物學,東亞及中國的人群起源與語言演化)

14.張夢翰  博士後(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人類生物學,語言的演化模式和規律)

15.邢松  副研究員(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 古人類學,更新世人類體質演化;

16.Melinda Yang  博士後(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生物考古,人類起源與演化的遺傳學研究)

17.李鋒  副研究員(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考古學,舊石器時代人類技術與文化)

18.關瑩  副研究員(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考古學,舊石器時代工具功能與人類生存方式)

19.周振宇  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要從事舊石器、新石器時代考古)

20.倪喜軍  研究員(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博物館學,靈長類和類人猿的起源與早期演化)

21.儀明潔  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考古學,細石器與東北亞人群遷徙與适應)

22.魏屹   博士後(北京自然博物館,考古學,舊石器時代人類的裝飾與審美 )

 

論壇方式:專家學術講座、博士讨論小組、交流座談

 

學員待遇:免收注冊費;免費提供學習資料和紀念品;統一安排食宿(廣州本地學校學生住宿除外)且,往返差旅費自理。

 

學員選拔條件:将本着擇優錄取的原則,選拔國内外優秀博士研究生。申請者請将報名表(附件1),以“靈長類與人類進化論壇報名”的郵件題目,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

董老師 Email: 1455643438@qq.com

聯系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學靈長類與人類進化實驗室106棟403室

郵編:510275

電話:020-84113172(董老師)

報名截止日期:2017年5月15日

 

靈長類與人類進化實驗室

太阳集团1088vip

2017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