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學習班赴陽江考察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13-01-08
2012年12月31日至2013年1月2日,水下考古學習班師生一行26人赴陽江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進行了學習考察。活動由太阳集团1088vip人類學系劉文鎖教授主持,姚崇新教授、朱鐵權副教授、李法軍副教授、周繁文老師、人文學院曆史系熊寰老師、博雅學院謝肅老師作指導,不同專業的本碩博同學19人參與其中。
水下考古學習班由人類學系主辦,旨在構建一個讓同學們有機會在課餘接觸“水下考古和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學術前沿課題的跨專業的學術平台。此前已開辦十期講座介紹水下考古的曆史、現狀、技術和相關研究,此次陽江行活動是第一次外出考察。學習班深入參觀了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結合學科熱點和同學們的興趣,在“‘南海一号’與古代沉船”、“水下考古”、“中國古代外銷陶瓷”和“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網站建設暨公衆考古學”四個專題下分組學習,并與博物館黃鐵堅館長等就此次學習和日後合作進行了座談交流。
參考出水文物等資料,同學們試着描繪古代商船上的生活;近距離觀察停放“南海一号”沉船的“水晶宮”令人激動;同學們嘗試分析南海一号的貿易情況,對出水陶瓷器進行息統計和繪圖;為了對公衆參與效果作出客觀評價,同學設計問卷調查不同性别年齡的遊客對博物館的反饋意見,體驗并分析了博物館的各類服務。初步研究得到了老師們的指導和館方的歡迎與支持。專題式研究讓老師、同學和館方充分發揮各自所長,相互學習。此行使同學們受益匪淺,增長見識,培養專業素養和團隊合作能力。此後各組将繼續研究,并整理出學習報告。
水下文化遺産研究和保護是一項重要的長期工作,需要技術保護和文化研究兩類人才,而南海一号的研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和實踐機會。館方表示随時歡迎對水下考古有興趣的同學來博物館參觀學習,希望日後與我校有更多長期、務實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