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社會科學研究——批評、比較和概納

開展社會科學研究 ——批評、比較和概納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主題
開展社會科學研究 ——批評、比較和概納
活動時間
-
活動地址
中山大學南校區馬丁堂二樓講學廳
主講人
西裡爾•勒米約     艾瑪紐埃爾•得沃 (法國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李璐(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

 

内容提要:在各種引起深刻變革和持續全球化思潮不斷産生傳播背景下的今天,社會科學研究應當如何開展?社科研究人員同這個世界及其形勢和變化之間是怎樣的關系?世界著名社會學家西裡爾•勒米約(Cyril Lemieux)教授與人類學家艾瑪紐埃爾•得沃(Emmanuel Désveaux)教授,将願與我校不同學科的老師與學生共同探讨這一問題。

主講嘉賓簡介:

西裡爾·勒米約

西裡爾.勒米約

 

西裡爾·勒米約,45歲,社會學家。1997年完成由波爾坦斯基指導的博士論文後,于法國國家體育研究院社會學中心從事三年的研究工作。此後于2001年被評選錄用為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講師,于2011年升任研究導師。他首先任教于學院位于馬賽的“社會學、曆史學和文化人類學中心”,2004年加入巴黎的“政治道德社會學團體”,即馬塞爾·莫斯學院的前身。2006年至2009年,他任社會學系教學副主任;2010年至2012年,任“政治道德社會學團體”副主任。從2004年到2011年間,他還承擔了學院合作夥伴——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法國大學社會學系——的領導職務。

勒米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聞工作的變遷和媒介化過程,出版的相關著作有:《媒體差評:新聞工作及評論的理解社會學研究》(2000)和《新聞主觀性》(2010)。他還将一部分工作投入到與這些經驗研究相關的行動理論和社會科學的認知及政治地位研究中。這一領域相關著作有:《義務與恩惠:行動的語法分析》(2009),他在其中提出将實用主義與塗爾幹的方法相結合。今年他在巴黎和馬賽主持多場研讨會,研究内容涉獵頗廣:争議分析、媒體如何對待政治圈、社會學與哲學的關系、布迪厄的學術成果等

 

 

艾瑪紐埃爾·得沃

艾瑪紐埃爾.得沃

艾瑪紐埃爾·得沃年輕時就讀于巴黎凡塞恩大學,研讀曆史、地理和哲學(師從拉考斯特Y. Lacoste、沙特萊F. Châtelet、德勒茲G. Deleuze和利奧塔J.-F. Lyotard等名師),這段學習為他創造了條件,使他在撰寫碩士論文期間遠赴非洲從事第一次田野調查。在之後的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階段研究中,他又有幸成為高德烈(Godelier)的博士生,轉而主攻人類學。在他表現出對北美印第安人的濃厚興趣後,又得到列維·施特勞斯的鼓勵。在1979年和1983年期間,他在加拿大大北方多次長期駐留,到過奧吉布瓦人部落——更确切的地點是大鳟湖、也到過安大略省西北部的土著部落。那個時候诠釋狩獵采集社會的主流研究方法是解釋策略,即非環境決定即曆史決定的決定論。得沃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使用土著的神話傳說來試圖理解文化相異性。為做到這一切,他采用列維·施特勞斯在《神話》中使用的方法,并參照了該書中已積累的研究成果。(見《熊的符号之下:奧吉布瓦人的神話與時間性》1988)。

 

 

主辦單位: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

         法國駐廣州總領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