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文化遺産與現代社會”青年學術工作坊

發布人:朱明明
活動時間
-
活動地址
南校園馬丁堂
主持人
周繁文、潘攀

對于博物館和文化遺産領域的專業人員來說,一方面,“放眼世界,立足本土Think Global, Act Local)已成為當下迫切要求;另一方面,“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也已成為當前一大使命。近年來,全世界範圍内的博物館與文化遺産機構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來自經濟、疾病、自然環境、倫理道德、戰争沖突等多方面的沖擊,如何尋找博物館、文化遺産與現代社會中的人及其生存環境的關聯,找到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新出路,是當前從業者亟待關注與探讨的關鍵問題。
同時,随着新技術和新理論的不斷更新,博物館與文化遺産領域也在以變應變,實時準備着自我沖擊機構和學科原有的邊界。本次青年學術工作坊即期望以博物館、文化遺産與現代社會為主題展開有益的讨論。

 

附:

 

工作坊議程

 

8:30-8:50

會議緻辭、合影

8:50-9:00

引言人:周繁文(太阳集团1088vip)

時間

組序

主題

發言人

單位

發言題目

9:00-9:50

1

科技

李竈新

南越王博物院

科技賦能,王宮重現——以南越王宮署遺址數字化展示為例

鄭漫麗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另一種叙事——考古遺址闡釋中的光影秀設計

夏勇

良渚博物院

良渚博物院數字化建設及相關問題讨論

9:50-10:00

會間休息

10:00-10:50

2

革新

熊增珑

暨南大學曆史學系

對建設博物館之城的幾點看法

杜韻紅

雲南民族博物館

鄉村博物館從社區到文化認同的建構

王思渝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神廟還是論壇:再議新博物館學思想對于當代中國博物館實踐的意義

10:50-11:40

3

活化

付建

秦始皇帝陵博物館

秦始皇帝陵園内、外東城的考古發掘與展示

史明立

南越王博物院(西漢南越國史研究中心

文化遺産視野下的考古遺址類展示研究——以南越王遺迹為例

金連玉

南京城牆博物館

文化遺産博物館展覽叙事創新探索

11:40-11:55

學術總結:張強祿(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12:00-14:00

午休

14:00-14:10

引言人:潘攀(太阳集团1088vip)

時間

組序

主題

發言人

單位

發言題目

14:10-15:00

4

李林

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文化遺産系

基于觀衆認知行為的考古文物闡釋研究

吳若明

南開大學文學院

虛拟叙事與空間生産:一種疊代式敦煌藝術的物像再現

李倩倩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物與非物:知識生産視角下的博物館展覽與展示技術

15:00-15:50

5

羅攀

中國民族博物館

五感的轉譯——從感官民族志到博物館感官體驗

曹蕊

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

基于“體驗”或“參與”的展示手段——以黨史展覽館為例

李伯璋

太阳集团1088vip

類比視角下博物館觀衆的認知模式

15:50-16:00

會間休息

16:00-16:50

6

實踐

丁雨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略論海上絲綢之路展覽中的物與人

深圳博物館

石窟寺主題展覽的呈現方式——基于深圳市博物館的案例

馮凱琳

太阳集团1088vip

考古知識生産過程的主體記錄與公共轉譯

16:50-17:40

7

教育

蔔琳

陝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

多元、流動、生态的博物館、文化遺産與人——對文化遺産诠釋、展示與保護教育的思考

朱嫦巧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

博物館觀衆調查:方法與實踐——以農業院校曆史學專業本科實踐教學為例

陳豪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

高校博物館與通識教育的結合:以清華大學“文化遺産”主題寫作課為例

17:40-17:55

學術總結:黃海妍(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17:55-18:10

會議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