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城市:考古發現與研究工作坊
聚落·城市:考古發現與研究工作坊
主要内容: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考古學研究出現文化曆史考古向社會考古轉向的趨勢,期間有關聚落考古、城市考古的發現與研究層出不窮、方興未艾。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中國聚落與城市考古領域積累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身特色的田野經驗和理論方法,為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奠定了學術和人才基礎。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學科向來緊跟學術前沿,兼容并包。此次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舉辦“聚落·城市:考古發現與研究工作坊”,旨在搭建一個深度交流的平台,以期對近半個世紀中國聚落與考古研究成果作階段性總結與反思,交流最新聚落與城市考古相關的發現與研究,繼續推動聚落與城市考古這一重要研究領域,以“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會議議程
2023 年 11 月 17 日 到會議酒店報到 |
||
2023 年 11 月 18 日 中山大學南校區馬丁堂二樓中廳 會議 |
||
8:00-8:30 |
開幕式 主持人:周繁文 |
緻辭、合影 |
8:30-10:00 |
第一組 引言人:陳偉駒 |
8:30-8:45 郭明建(暨南大學曆史系):《聚落的定義與田野發現》 |
8:45-9:00 劉鎖強(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岩山寨遺址的聚落考古工作與收獲》 |
||
9:00-9:15 王良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華容七星墩遺址考古發現與研究》 |
||
9:15-9:30 崔天興(鄭州大學曆史學院):《三門峽小交口遺址制陶類遺存分析》 |
||
9:30-9:45 熊增珑(暨南大學曆史系):《大淩河中上遊地區紅山文化聚落研究》 |
||
9:45-10:00 肖達順(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Ⅰ号沉船聚落考古思考》 |
||
10:00-10:15 |
會間休息 |
|
10:15-11:45 |
第二組 引言人:餘翀 |
10:15-10:30 趙海濤(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裡頭都邑布局新探》 |
10:30-10:45 田偉(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晉南地區商代聚落考古研究的新進展》 |
||
10:45-11:00 何曉琳(武漢大學曆史學院):《淮河流域商代遺址的聚落分級》 |
||
11:00-11:15 孫卓(武漢大學曆史學院):《盤龍城——商代前期長江中遊的中心城市》 |
||
11:15-11:30 吳健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南方科技大學):《1930 年 代外籍傳教士的汕尾考古調查與捷勝沙坑遺址的位置與範圍》 |
||
11:30-11:45 張寅(陝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甘肅禮縣六八圖周代遺址的性質分析》 |
||
11:45-12:30 |
評議與讨論 |
評議人: 唐際根(南方科技大學)、張強祿(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
12:30-14:00 |
午休 |
|
14:00-15:30 |
第三組 引言人:周繁文 |
14:00-14:15 劉濤(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城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
14:15-14:30 蒙長旺(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廣西秦漢城址淺析》 |
||
14:30-14:45 劉揚(太阳集团1088vip):《沙梁子古城所見的漢代邊城》 |
||
14:45-15:00 許志強(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京江甯華西村戰國秦漢墓葬的發掘與初步認識》 |
||
15:00-15:15 沈麗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東魏北齊邺城宮城布局新識》 |
||
15:15-15:30 韋偉燕(太阳集团1088vip):《廣西浦北越州故城遺址考古發掘與收獲》 |
||
15:30-15:55 |
會間休息 |
|
15:55-17:10 |
第四組 引言人:韋偉燕 |
15:55-16:10 任冠(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唐朝墩古城遺址的考古發現與啟示》 |
16:10-16:25 李竈新(南越王博物院):《宋代廣州公使酒庫遺迹的發現與收獲》 |
||
16:25-16:40 王子奇(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圖裡尋城:隋唐長安城考古與複原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
||
16:40-16:55 劉岩(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人·地·物·社會:考古學空間研究新進展的理論與實踐》 |
||
16:55-17:10 周繁文(太阳集团1088vip):《羅馬帝國早期的地方城市》 |
||
17:10-17:55 |
評議與讨論 |
評議人: 劉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李岩(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