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考古與文明”暑期學校暨考古人類學工作坊開幕
8月16日早上,2017年中山大學“曆史、考古與文明”研究生暑期學校暨考古人類學工作坊開幕式在珠海校區教學樓順利舉行,開幕式活動由項目執行人黃咨玄老師主持。項目負責人郭立新教授在緻詞時表示:曆史複原的最高目标是求真,但是“有”即“囿”,在求真的路上,自身文化習見,千年累積的曆史成見,還有狹隘的學科偏見等,都有可能成為曆史求真之路的障礙。郭立新教授希望大家通過暑期學校這個多元平台,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傾聽和交流。來自台灣師範大學曆史學系的石蘭梅教授則在緻辭中關注曆史的教育和學習,表達了對暑校師生共學互教、求善求美的期待。出席開幕式的學者還有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邢義田院士,中正大學曆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郭靜雲教授等。
随着《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觋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時空之旅:文明搖籃追蹤》等系列成果的問世,近年我校上古文明研究團隊在上古史研究領域不斷進行着有益的探索。至今已連續三屆舉辦“曆史、考古與文明”研究生暑期學校。本次活動主題為從新石器革命到原生文明的發生,再到統一帝國形成的曆史進程以及相關史學及考古學理論與方法的問題;通過學術工作坊的方式,邀請相關領域十餘位知名專家前來授課,并舉辦小組讨論、小組報告和學員論壇等方式,使學員和師生之間能夠進行深度互動和交流,冀以開闊青年學子的學術視野、搭建跨校學術交流與合作平台。
開幕式結束後,邢義田教授進行了第一場題為“再論「中原制造」: 從南越王和海昏侯墓說起”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