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先烈遺志,堅定理想信念
為緬懷烈士偉績、發揚革命傳統、堅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月24日早,太阳集团1088vip與廣州市銀河革命烈士紀念館在廣州“文總”六烈士墓前聯合舉辦了紀念活動。


廣州市銀河革命烈士紀念館
文總六烈士溫盛剛侄子溫庭筠先生;文總六烈士譚國标之孫譚峰先生;文總六烈士戰友伍乃茵後人、暨南大學副教授李勝利老師;文總六烈士戰友,原東江縱隊政治部主任,中山大學校友楊康華之女,廣州東縱研究會前秘書長虞耀華女士;文總六烈士戰友,原東江縱隊政治部主任,中山大學校友楊康華之女虞學軍女士;東江縱隊後代,現任廣州東縱研究會秘書長李愛平女士;東江縱隊後代,廣州東縱研究會理事張任明女士、饒潮生先生;廣州銀河園烈士公墓紀念館宣教部副部長秦曉燕女士;太阳集团1088vip黨委羅鎮忠書記;中山大學黨建組織員鄭平老師;太阳集团1088vip黨委海珊副書記等以及學院2016、2017、2018級本科生代表和青馬班同學共130餘人參加本次活動,深情緬懷革命烈士。


太阳集团1088vip黨委羅鎮忠書記緻辭
紀念活動在暨南大學李勝利副教授專題報告中拉開序幕。太阳集团1088vip黨委羅鎮忠書記首先緻辭。羅鎮忠書記代表學院對廣州市銀河革命烈士紀念館,文總六烈士、東江縱隊後人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并介紹了中山大學的紅色曆史,特别是和文總六烈士相關的曆史事件。羅書記勉勵同學要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擔當,繼承發揚革命烈士精神。


李勝利副教授做專題報告
李勝利副教授是伍乃茵女士即六烈士之一淩伯骥親密戰友的後人。在銀河園烈士公墓紀念館禮堂裡,李勝利副教授向中大師生詳細回顧了廣州文總成立的經過及其活動、廣州文總烈士的英勇事迹和卓越貢獻。
李勝利副教授指出,廣州文總的出現并不是偶然事件,它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文化運動蓬勃發展的結果,是學習宣傳馬列主義和革命思想的先鋒隊伍,是抗日救亡運動的革命團體。李勝利副教授重點講到,廣州文總六烈士中有兩人是大學老師,四人是中山大學的學生,其中淩伯骥、賴寅仿更是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畢業的學生。盡管在國民黨實行白色恐怖期間,文總六烈士慘遭殺害,但他們的遺志和精神卻通過一封封遺書流傳給世人,讓世人感受到烈士傾注鮮血寫出的滾滾奔騰的革命激情。“現在永别了,你千萬不要傷心,還是好好地去做人吧,生離死别,對于我們,原是值不得說什麼的。”這是淩伯骥烈士留給戰友伍乃茵的遺書。
李勝利副教授娓娓道來,将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幕幕鬥陣的畫面展現給師生。與會人員熱淚盈眶,不約而同地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發自心底向革命先輩們緻敬。


捐贈圖書資料
講座結束後,“文總”六烈士後人、東江縱隊後人分别向廣州市銀河革命烈士紀念館、中山大學捐贈相關史料書籍。
随後,大家移步銀河烈士墓前舉行掃墓儀式,祭奠長眠在這裡的先烈英靈。道路兩旁青松翠柏,莊嚴肅穆,師生們拾級而上、手捧白花、步履沉重。


學生代表發言
墓碑前,刻有“一九三四年八月一日犧牲六烈士墓”。長眠此處的正是被反動軍閥政府所殺害的溫盛剛、譚國标、淩伯骥、賴寅仿、鄭挺秀、何仁棠。他們犧牲時,年齡最大的隻有26歲,最小的年僅19歲。學生代表向烈士墓敬獻花圈,表達了對先烈的深切哀思與緬懷。2016級包旭钊作為學生代表發言,他提到:為社會福,為邦家光,曆史為中大注入了紅色氣質。作為中山大學學子,應銘記紅色傳統、不忘革命初心,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奉獻青春、報效國家。最後,在場全體師生面向先烈英靈三鞠躬并逐一敬獻白花,寄托深深哀思。
附:廣州“文總”簡介
中國文化總同盟廣州分盟(簡稱廣州“文總”)成立于1933年4月。廣州“文總”由何幹之(譚秀峰)任書記,譚國标任組織部長,溫盛剛任宣傳部長,淩伯骥、賴寅仿、鄭挺秀、何仁棠都是“社聯”的負責人或骨幹成員。1934年1月,譚國标等六人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同年8月1日,英勇就義。如今,廣州市東郊銀河公墓中有一塊刻着“一九三四年八月一日犧牲六烈士墓”的石碑,上面寫着溫盛剛等六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