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方式
郵編:51027
廣州市 中山大學 太阳集团1088vip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 萬向東
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FAX:(86-20)84113080
E-mail: lpswxd@zsu.edu.cn
基本介紹
男,湖南嶽陽人,副教授,哲學學士。
學曆背景
1974年12月高中畢業。
1982年1月,畢業于湘潭大學哲學系。
1986年7月,畢業于南開大學社會學系。
工作經曆
1974年12月,中學畢業後回鄉務農,耕田、植樹、開柴油機、當會計等。
1982年02月——1984年08月,就職于湖南省煤炭工業學校,任助教,教政治課。
1986年07月——1992年11月,就職于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任助理研究員。
1992年12月——1997年08月,就職于湛江師範學院政法系,任副教授,擔任的本科生課程有《社會學概論》、《社會學心理學》、《社會調查研究》、《公共關系學》等。
1997年09月——現在,就職于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擔任的本科生課程有《社會學研究法(非統計部分)》、《城市社會學》、《小組工作》、《社會學概論》、《人口社會學》;研究課程有《城市社區研究》等
科研項目
1、個人承擔:廣東省教育廳“青年社會科學項目——湛江市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的社會學研究”。
2、個人承擔:中山大學社科處“青年人文社科項目——廣州北郊蓼江村的個案研究”。
3、參加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深圳平江村調查”。
4、其他挂名的項目若幹。
研究成果
1、《都市邊緣的村莊——廣州北郊蓼江村實地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即出。
2、《中國農村社區組織的角色功能》,刊于《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3、《珠江三角洲“夾心村莊”邊緣性狀态的嘗試性研究》,與人合作,載于論文集《中國城市社會學研讨會論文集》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即出。
4、《大陸農村社區組織的角色功能及其與社區發展的關系——廣州L村的個案分析》,載于論文集《一世紀社區工作新趨勢》,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出版,2002年12月。
5、《世界體系論對發展中國家過度城市化的解釋》(與人合作),刊于《求索》2001年第5期。
6、《論樹典型——對一種計劃體制下的政府行為模式的社會學分析》(與人合作),刊于《中山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
7、《珠江三角洲外來民工職業病狀況調查報告》與人合作,未刊稿。
獲獎情況
1994年被廣東省教育廳評為“南粵教壇新秀”。
社會兼職
1、中山大學 勞工研究與服務中心副主任
2、中山大學 社會學與人類學院 校外教學部副主任
學術交流
1、2003年1月,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訪問學習1個月。
2、2005年1月,在香港科技大學社科科學部參加“全國社會統計培訓班”20天。
3、2002年9月,在澳門參加“台、港、澳、内地兩岸四地二十一世紀社區工作新趨勢交流研讨會”,會議發言論文收入論文集。
4、2003年9月,在澳門參加“台、港、澳、内地兩岸四地社區工作實務研讨會”。